首页 >> 烘焙专栏 >>行业新闻 >> 上海烘焙市场近乎饱和 轻餐饮概念或成转型之道
详细内容

上海烘焙市场近乎饱和 轻餐饮概念或成转型之道


据报道,香特莉、喜来公社、原味坊去年陆续在上海批量关闭门店,正大广场 包罗万香 面包集中销售区的12个烘焙品牌门店中,有两家不到半年就关门大吉。沪上烘焙品牌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在业内人士看来,靠产品创新增加用户黏度、在烘焙的基础上加入 轻餐饮 的概念吸引客流,或许是较可行的转型之道。

原材料价格的年均增长大约在9% 10%,员工工资普涨了10%左右,很多已上升至25%以上,但用工荒现象依然存在 。

连锁烘焙品牌接连淡出市场

今年年初开业的正大广场 包罗万香 面包集中销售专区,至今年6月时,12家面包烘焙品牌已经关闭了2家,商家向记者证实了此事,但表示 歇业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战略调整等相关自身原因 。记者注意到, 包罗万香 中两家品牌的 战略调整 并非个案,去年,香特莉、喜来公社等烘焙品牌就在上海批量关闭门店。

即使是克莉丝汀这样的行业巨头,其2012年上半年财报也曾显示亏损1878万元,2012整年年报则显示净利润大跌79.04%。今年,其再度发布盈利警告: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又进一步亏损。这也是克莉丝汀自上市以来,连续两年中报预警。85度C方面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在上海共有120家门店,今年店面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一些,但也关了很多门店。在这些关闭的门店中,不少是营业年头较长的老店面。

另一方面,近年来食品业 安全门 事件不时出现,近期就有 胖达人 添加剂问题进入公众视线,这又给烘焙业带来了 雪上加霜 的负面影响。根据今年发布的《2012年上海烘焙连锁消费者满意度报告》,2012年上海烘焙连锁消费者综合满意度普遍较上年分数下降。

市场近饱和 一条路上八九个品牌不稀奇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中国烘焙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 战场 上的幸存者如今必须面对 贴身肉搏 的困局。虽然据权威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烘焙业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产业规模至2013年预计达1300亿元人民币,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数据主要针对的是全国,尤其是三、四线烘焙产业尚未大力开发的 潜力 城市,而在上海等烘焙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在上海,门店数量超过20家或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品牌烘焙企业已经超过40家,一个路段上八九家品牌共存的情况比比皆是。

淡季日产面包减半 夜间不断供应新货减少

市场饱和,数量在增,必然带来销量萎缩。 2月份刚开店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现在只有1.5万元左右了。 一家巴黎贝甜的店长告诉记者,每年的6月份到9月份是行业的淡季。 夏天吃面包的人少,本来竞争就大,这几个月要做业绩更难了。

记者注意到,为了应对淡季销量减少,一些品牌不得不采取减少量产的方式来控制成本。这家巴黎贝甜的店长告诉记者,在2、3月份时,一天平均生产1500个 2800个面包,现在一天只生产不到800个。 我们必须要考虑当天晚上的报废量,衡量成本。 同样,24小时营业的85度C,以往晚上8点依旧不断供应新出炉面包的场景变少了,相关负责人坦言, 有些面包不太适合晚上供应,我们必须考虑报废量与收益。 在面包品牌和门店数量暴增的同时,产品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记者走访发现,不少面包店的柜台里,一些面包上会插上 人气 的小标签,但对比几家品牌的人气产品发现,几乎都集中在菠萝包、谷物全麦面包、红豆吐司这几样产品上。而品牌间的产品和包装,雷同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一家在沪上拥有100多家连锁店的面包品牌相关负责人坦言, 现在面包品牌的产品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一家推出后如果反响热烈,之后必然会有几家纷纷效仿。作为原创的品牌来说,非常缺乏自我保护的方法。

业内人士在采访中指出,目前面包品牌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价格竞争等层面,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很少,致使烘焙市场还停留在一个初级、低层次竞争时代。 品牌力匮乏、低附加值的企业生存将会越来越艰难,将被边缘化,直至退出市场中心舞台。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面向全国招生
更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鞍山 石家庄 太原 呼和浩特 济南 青岛 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通 合肥 杭州 宁波 绍兴 义乌 温州 南昌 福州 厦门 泉州 郑州 武汉 长沙 南宁 广州 深圳 东莞 海口 昆明 贵阳 成都 西安 兰州 更多>>

  • 电话直呼

    • 13484040243
    • 13588702584
    • 0571-86923891
    • 客服 :
    • 客服 :
  • 扫一扫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