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烘焙专栏 >>行业新闻 >> 无一商家标明调和油配方 消费者知情权被忽视
详细内容

无一商家标明调和油配方 消费者知情权被忽视

  文章摘要:如今的调和油市场就在跳这样一出舞蹈,每种油都有统一的面具――调和油,但到底是用几种油调和而成的,笔者专门采访了众多专业人士和业内人士,希望能借此揭开调和油市场的黑幕。
菜籽油兑香精冒充调和油
提起目前的调和油市场,一位在油品市场打拼了多年的朋友用了一个 乱 字来形容。首先是企业乱,不管什么品牌都会出产所谓的调和油,其次是价格乱,同样是调和油,价格却有天壤之别,有些品牌调和油价格几乎相差了一倍以上。
究竟是什么给本来清澈的食用油戴上了面具?据相关人士介绍,调和油的价格相差如此悬殊,是因为国家对调和油的成分没有相关标准出台,导致一些企业在不同油脂的比例上动了 手脚 。就拿花生调和油为例,有些产品名称是花生调和油,但实际上花生油所占的比例只有5%-8%,其主要成分是价格相对便宜的菜籽油和大豆油。或许这样说还不够形象,在散装油市场,每5L花生油的售价要比大豆油高出19.1元,这样较低的花生油比例就给调和油企业制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如果说仅仅是花生油含量低,那这样的企业还算是有良心的,有的不法企业虽在产品标签上称含有花生油和芝麻油,其实却是用花生油和芝麻油香精来替代。
据工商部门介绍,在上一次的调和油质量抽查时,就发现了大量油脂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以菜籽油勾兑香精来冒充花生、芝麻调和油。广州经营食用香精生意的钟先生也说,近年来确实有不少食用油企业在他那里购买食用香精。对此,笔者冒充香精销售人员给几家价格较低的食用油企业打去了电话,半数企业都表示他们需要香精,并称愿意长期合作。不仅仅是小品牌在弄虚作假,有些大牌也在浑水摸鱼。
无一家大品牌表明配方
这些猫腻食用油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一是商家炒作的结果,例如很多企业会声称自家的调和油是用珍稀油种调和而成。二是市场没有良好的规范,除去那些不添加高价油种的违规产品,只要加了1%的花生油,企业也可以声称自己的产品是花生调和油,这么便宜的事自然会引得众多食用油企业趋之若鹜。除了这两点外因,小油脂企业搅乱市场也有其自身无奈的内因,食用油生产有很多方法,有原料压榨然后自己精炼的,有购买原油然后精炼的,也有购买精炼好的油自己包装的,但是无论那种方式,小油脂企业都要比大公司额外承担很多成本,不走偏门的话被挤占消亡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调和油标准如果不出台,那市场的混乱就很难根治。
不过,大公司也不是说对市场的混乱就不负有责任,目前几乎没有一家大品牌的调和油是清楚标明调和油配方的,其中的暴利自然难以为人所知,正是大品牌不够负责,存在浑水摸鱼的想法,才造成调和油市场 鱼龙混杂 的局面。
食用调和油缺国家标准
调和油市场的混乱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企业都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对消费者来说,不标明调和油成分,调和油成分虚假,不仅损害了其利益,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对于企业来说,目前的混乱很容易形成消费者对调和油的不信任,危害市场未来发展。
油品专家介绍,新的调和油标准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才能够对目前混乱的市场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首先是必须要在产品标签上注明每种油脂的实际含量,其次是要禁止在调和油中添加香精,最后还要对调和油中的一些特定指标和名称进行强制性规,例如当花生油含量超过50%才能称为花生调和油等等。
  无论是从消费者角度,还是商家角度,出台调和油相关标准都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据了解,2004年10月1日开始,《菜籽油》、《花生油》等8项食用油国家强制标准已经相继出台。而食用调和油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一般是根据1998年制定的食用调和油行业推荐标准或企业标准在组织生产,这无疑让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面向全国招生
更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鞍山 石家庄 太原 呼和浩特 济南 青岛 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通 合肥 杭州 宁波 绍兴 义乌 温州 南昌 福州 厦门 泉州 郑州 武汉 长沙 南宁 广州 深圳 东莞 海口 昆明 贵阳 成都 西安 兰州 更多>>

  • 电话直呼

    • 13484040243
    • 13588702584
    • 0571-86923891
    • 客服 :
    • 客服 :
  • 扫一扫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